不過無論能不能說明,依孟行之見,烏州都不可能兵馬增援寧城。他燃這一爐積薪,是聽底下人說,沈元州即將到寧城。
好像唯有這一丁點證據(jù),能說明云旸是會被皇帝派來的人所殺。
為了鏟除霍家,年輕的皇帝管不了那么多,反正歷史由勝者書寫。先行派刺客殺掉云旸,然后遣沈元州赴寧城,將整個西北兵權收入囊中。
或者霍家往西北囤了這么多糧,一開始就是皇帝默許的,就為了沈元州到達寧城之后有一戰(zhàn)之力。螳螂捕蟬,黃雀在后,他跟在霍云旸身邊久了,也開始迷惑于這些猜忌算計。
那沈元州會何時到達寧城呢?
如果這一切都是皇帝主使,沈元州肯定在等云旸已死的信號。他到了,跟隨霍云旸的一干人等,就絕無生機。城內(nèi)已經(jīng)嚴守進出飛羽信煙,沈元州肯定要等朝廷信息。除卻沒能守住的不提,至少孟行還有得拖延一陣。
他仍然第一時間派人燃了往烏州方向的烽煙。
帶著人事已盡,天命自安的解脫感。沈元州來了,這一群人要自救,沈元州不來,這一群人還是要自救。
區(qū)別在于,沈元州來了,寧城身后疆域還有一線希望,沈元州不來,主帥身死,兵符不在,圣旨南下,只怕是一潰千里。
可如果真有那個時候,他必然是已經(jīng)死了。對于一個死人而言,其實也沒多大差別。
所以比起對烏州的期待,錦岐來的更重要些。此地鎮(zhèn)守的人往日亦能稱得上對云旸忠心耿耿,云旸一死,消息不得不往京中傳,但肯定不比烽煙快。錦岐主使的沒收到云旸死訊之前已然如此,等收到之后更加可想而知。
畢竟錦岐不比寧城,主事的人又不是日日貼在霍云旸身邊。且讓寧城先拖著幾日胡人,新的將軍到了表表忠心,再跟著殺敵立功,總比為了一個死人調(diào)兵遣將要劃算的多。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