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中文 > 古言 > 雄兔眼迷離 >
        人從來這般經(jīng)不住事實檢驗,說的豪情萬丈義薄云天,多是不曾真正遇見功名利祿逼人。幾年前初見薛凌,申屠易尚能隨口喊“天子死了跪三跪”,一朝借了皇帝權力行事,卻在胡郢走后軟作一灘。

        這其中固然也有他最近被通緝的緣故,當差時見王公賞罰都如浮云過眼,實則位卑人輕,連被別人為難的資格都沒有。等禍事落到自己身上,方覺原來是非對錯皆在一人之口,生殺奪予不過股掌之間。這種驚恐,哪里是短短月余就能坦然處之。

        另外還有別的一樁,跑動時來去自在了無牽掛,而今京中卻還有個身嬌體軟的小娘子媚眼如酥。有了惦記,人就開始怕死。想想一旦被胡郢看穿自己是假的,必然回不了京中。

        可他答應過含焉,等洗清身上罪名,就買塊好地兒過日子,無論如何如何不能失信。

        安城到烏州亦不算遠,于平寧兩城距離差不多,大半日快馬而已。若有急事,飛鷹飛鷹傳書過去只需個把時辰。

        然胡郢又恐申屠易真是天子派遣來辦機密要事,如果自己貿(mào)貿(mào)然遞信讓沈元州定奪,壞了皇帝的差,到時候沈大將軍肯定不會有事,倒霉的不還是他這個安城節(jié)度,尤其是屠大人特意交代過不得與人提起。

        胡郢討了個巧,只在安城文書上寫了有朝臣下達,行機密要事,按著平常規(guī)矩給烏州遞了去。諸城文書向來三日一送,由地方官審閱后依輕重緩急,或就地批閱,或再往上送,一直到皇帝為止。

        最近石亓在安城,諸方皆不敢怠慢,文書也變成了一日一送。除卻城內(nèi)大小雜務,重中之重自然是羯族小王爺?shù)某院壤鲲嬍称鹁拥鹊龋踔岭p方對話都偶有記錄批注,為此胡郢還特地尋了倆通胡語的人養(yǎng)著。

        然沈元州又豈會憑著幾封文書就放心大膽將石亓丟在安城,他早早派了親信趙德毅去羯皇處接石亓來梁,又一直貼身跟隨。

        若稍有不對,趙德毅自會通傳。是故安城去的文書,沈元州并未及時翻閱,直到第二日早起權作俗務批閱時才看到。

        胡郢寫的貌若無意,沈元州掃眼過去不疑有他,正待落筆,驚覺哪里不對。捏著紙想了一會,皇帝此刻斷無可能瞞著他往安城遣人。

        如今京中與霍家正是你死我活,皇帝用人之際,不作點手段拉攏沈家就罷了,怎會偷摸指派大臣越過烏州直接就到了安城?

        沈元州思索良久,又覺或許是因為霍家事,皇帝在朝堂有所不便,因此先讓人到了安城再叫他去。不然真是機密要事,安城節(jié)度又怎么在文書上記載。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