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中文 > 古言 > 郡主的刀 >
        信中所言,實在不是小事,如果是真,這個事情揭開來,甚至足以讓整個朝廷都嘩然。

        能夠得到林守業(yè)的這句話,常萬寶也就知道事情基本上算是成了。

        信中所言,是他丟了數(shù)個手下的性命和無數(shù)的錢財才得來的消息,沒有摻雜一絲一毫的水分。

        誰能想得到呢,三皇子表面上霽月風(fēng)光,余貴妃在宮里亦是高貴典雅,背地里卻干著倒賣私鹽、私開黑窯廠等事兒。

        這倒賣私鹽可不光是賣鹽,他們是直接占據(jù)了一片地方,開了鹽場。

        鹽場做工的人原本就容易得病,壽命有礙,因此在鹽場做工的工價一般都高于市場許多。

        三皇子可不愿意白白浪費那么多的銀錢,干脆在圈地的同時,將人都給圈了進(jìn)去,就如同養(yǎng)了一群牲畜來干活。

        但凡是被送到了鹽場中做工的百姓,就沒有一個能夠走出去的,一家子,就算是生出來的兒孫,都會為這個鹽場而死。

        因為要將人藏在蘆葦蕩中,又缺衣少食的,百姓們往往會生病,一死就是一大片。

        懶得給他們延醫(yī)問藥,干脆就全部殺了,然后將地方清理出來,又送進(jìn)去一批從別的地方弄過來的百姓,填補位置。

        反正大夏如此之大,百姓如此之多,只要底下的人不說,高坐在龍椅上的帝王又怎么會知道,那些官員報上了的因為天災(zāi)死亡的百姓,其實只是被送去了鹽場當(dāng)牲畜呢?

        白花花的鹽從蘆葦蕩中送出來,累累的白骨卻是越摞越高。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