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向君拉著陸遙的手,說:“這么大的事,你一個人扛著,累不累?”
陸遙搖了搖頭,說:“一開始覺得累,不過看到孩子們臉上的希望,總覺得自己做的還不夠,孩子們有希望,我自己收獲幸福,大家都根知足就好?!?br>
李國際對陸遙的看法再一次改變,就像陸遙所說,天底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她幫助這些孩子也是有目的的,雖然她的目的在別人看來實在是一文不值,可是在某些方面講,幸福,有價嗎?
幸福,有價嗎?
這是陸遙在接下來的談話中無意中對李國際說起的話,讓李國際久久沒能反應(yīng)過來,這個社會上,每一步走出都會用到錢,所以人們做什么事的第一感覺都變成了我能賺多少?
或者是,我不會虧吧?
吃虧是福,這是一種傳說中的境界,李國際沒有見到過任何人有這種高尚的境界,可是能把子虛烏有的幸福感當(dāng)作財富的,絕對不只有陸遙一個人。
這種境界讓李國際這等凡夫俗子很是佩服,就像李國際前世的時候曾經(jīng)看到過一篇報道,一個山區(qū)支教的窮老師養(yǎng)了四十多個孤兒,這些孤兒長大后有的成了國家運動員,有的成了大公司的領(lǐng)導(dǎo),有的還在上大學(xué),有的還是豆蔻年華,更有甚者還只是孩童。
這樣一個大家庭,完全就是一個單身支教老師用微薄的收入支撐起來的。
電視臺采訪到這位支教老師的時候,這位老師嘴里說的最多的話就是我們是個幸福的大家庭。
這種境界,又是另一種超脫于現(xiàn)實社會的存在了。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