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際點了點頭,實際上他前世剛剛聽到這個數據股票操作方式的時候,也覺得有些扯淡,那些報道具體是什么樣的李國際已經基本上忘記了,不過有一點精髓他一點都不會忘記:華爾街根據民眾的情緒來買賣股票。
民眾情緒高,他們就賣,民眾情緒低,他們就買,這種操作方式一經上線,在當天一個交易日中,就把收益提高了7個點。
不要小看這7個點,在華爾街那種地方,7個點完全是數以百億的美金在流動。
聽了李國際的話,劉建輝似乎還不太相信,問:“可是,民眾情緒這種東西怎么能掌握?”
是啊,這是最大的難點之一,就算了解到一個人的情緒,一部分人甚至一個區(qū)的民眾情緒走向,也不可能了解到大部分股民的情緒啊,這一點,華爾街那些人是怎么做到的?
別人不知道,李國際知道,因為他聽說過的,都是經歷了數年發(fā)展,已經日趨完善的大數據運作模式。
他看著劉建輝,說:“前幾天剛好看到一組名為“互聯網上一天”的數據報告,一天之中,華爾街互聯網產生的全部內容可以刻滿1.68億張DVD;發(fā)出的郵件有2940億封之多,相當于美國兩年的紙質信件數量,發(fā)出的社區(qū)帖子達200萬個,這個就有些不得了了,相當于《時代》雜志770年的文字量,賣出的手機為27.8萬臺,高于全球每天出生的嬰兒數量27.1萬?!?br>
聽了這一大段繁瑣的數據,劉建輝興奮的說:“這些,都是大數據的統(tǒng)計手段得來的?”
“了不起……了不起……”劉建輝沒等李國際回答,就呆呆地自言自語。
李國際看得就是一樂,說:“這些只不過是最基礎的統(tǒng)計,而大數據一旦完善起來,甚至能知道南津市乃至全國互聯網消費民眾一天之內花了多少錢,用在什么類目上,今天醒來的心情怎樣,接下來的一天內,要做什么事情……”
簡單的例子一舉,劉建輝已經開始在吞口水了。
內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