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中文 > 古言 > 女帝生涯 >
        杜憫一怔,立刻背書,說出標準答案:“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

        葉明凈微微一笑:“傳道、授業(yè)、解惑,卿以為三者孰輕孰重?孰先孰后?”

        杜憫身體一顫,輕聲答曰:“三者皆重,交錯穿插,無先無后。”

        “是嗎?”葉明凈目光微凝,烏黑的眼睛泛出晶瑩之色:“杜卿,朕以為。三者雖是交錯穿插、無先無后。然孰輕孰重卻是有的。授業(yè)、解惑,皆是為了傳道而已。而傳道者,朕向來以為,言教勿如身教。道,靠的是經(jīng)年歲月、點點滴滴之中領(lǐng)悟出來?!彼啪徚苏Z速,聲音微輕:“惜之,你是在向早早‘傳道’,朕說的可對?”

        杜憫抬起頭,一雙琉璃色的瞳孔晦深如海,與葉明凈四目相接,只一瞬間又低下頭去。靜默無言。

        聰明人就是想的多。葉明凈心下?lián)u頭。這個道理其實很簡單。葉初陽現(xiàn)在才三周歲,學習什么的大可不必著急。重要的是培養(yǎng)素質(zhì)。一個優(yōu)秀的帝位繼承人,重要的不是他的學識,而是能力。學問可以學,以葉初陽的智商來看,只要不被撞了腦袋。按照循序漸進的進度,到得他成年,學問必不會差。然而,一個好皇帝,不是學問好就行的。他需要擁有的素質(zhì)太多了。

        首先,心理素質(zhì)得過硬。別頂不住壓力。對手還沒怎么的,自己到先崩潰了。其次,要學會領(lǐng)導(dǎo)藝術(shù)。上位者,不是一味的端著、高高在上就行。得讓手下心悅誠服,這里頭的學問很大。第三,要會從獨特的角度思考,眼光比臣下長遠。這般,才能統(tǒng)領(lǐng)全局,游刃有余。

        其后還有很多??傊?,成為一個合格的皇帝很難。素質(zhì)培養(yǎng)是先決要素,文化知識反要排在后面。葉明凈真正看高杜憫的地方也就在這里。他沒有急功近利的表現(xiàn)自己,而是真正做到了一個教育家應(yīng)該具備的素質(zhì):育書先育人。

        當然,這不是說蕭寶成的老師就不好。這個時代的慣例是:從書中學會做人的道理。不能說其不對,儒家思想本就是一種信仰和道德規(guī)范。師者傳道,傳的就是這個。

        然而葉初陽不同。葉初陽是皇長子,不出意外,很有可能是未來的皇帝。他的需要的‘道’,注定和臣子不一樣。再者,葉初陽的性格和蕭容成也不同,因材施教,杜憫做的很好。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