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成伯顧緝?nèi)朔Q軍中戰(zhàn)神,其在軍中的影響力是常人難以想象的。
大夏的軍隊與現(xiàn)代軍隊不同。忠君愛國只是一句口號。士兵的糧餉、升遷、作戰(zhàn)時安排的位置、生命安全的保障、以及灰色收入,全都掌握在他的上級指揮將軍手中。
故而一般說來古時的君主都很忌諱帶兵的將軍。因為他帶出來的兵基本上只聽他的號令。這就是所謂的“跟著我、有肉吃”。但是,這些帶兵將軍給下屬中層將士和士兵吃的肉是哪里來的?是靠帝國的資源才獲得的。帝國的最高統(tǒng)治者是誰?是皇帝。所以皇帝對于自己花錢養(yǎng)的軍隊聽別人的話這一情形,腦子正常的都會心頭有疙瘩。更別說這軍隊還有十足的戰(zhàn)斗力,只要刀刃方向一轉(zhuǎn),他的帝位很容易就被搞下馬了。
所以,只要不是自己能帶兵打仗的皇帝?;旧蠈ξ鋵⒍己芗芍M。打壓他們比文官要狠多了。而出于“兩權(quán)相害取其輕”的道理,基本上太平年月的帝王們情愿使用那些能力不是很強的武官,也不愿提拔個人魅力極強的驍勇將軍。而即使是這樣,對于武官集團,也是要時不時打壓打壓的。
于是乎,太平年月時間一久。帝國上下就會不自覺的興起重文輕武的民風(fēng)?!浞虿蝗缥娜耸孔印@一觀點漸漸洗滌了百姓的大腦。然后,整個民族的戰(zhàn)斗力會在幾百年漫長的歲月中整體下降。
葉明凈對此的看法是:一群沒出息的男人!
既然握不住鋒利的兵器,就該加倍鍛煉自身,強大了自己后再去掌握鋒利的好刀。而不是將兵刃回爐重?zé)挸伤苷莆兆〉匿h利度。這種飲鴆止渴的方式雖然可以換得一時間的太平,然造成的危害性卻是整個民族戰(zhàn)斗力的衰退。落后就要挨打,再嚴(yán)重的則會滅亡。消失在歷史長河中的古老民族實在是太多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只有勇于超越自我的民族才能長長久久的延續(xù)下去。
看問題的角度不同,注定了她無法和內(nèi)閣在軍事問題上達成一致。葉明凈只能孤軍奮戰(zhàn)。
很多時候,她都會不自覺的想起李若棠。亂世之中人們對思想的苛求比之太平年月要寬容的多。即便如此,想來在羅耀離世之后,李若棠也是很孤獨的吧。
李若棠前世大約是個理科生,她的筆記中很少提到自己的感情問題。記錄文筆如同流水賬。在提及羅耀時,只反反復(fù)復(fù)的說一句話“他明白我的想法”。
何其幸運。葉明凈合上筆記,嘆息著看向窗外掉光了葉子的古樹。時隔五百多年的時光,景色依舊,物是人非。
馮立輕手輕腳的走了進來,送上最新的西域情報。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