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中文 > 古言 > 嫡福 >
        這些日子,從李婧嘴里,林芷萱知道了他十七歲隨皇帝出征,征討蒙古察哈爾部,因軍功被封為郡王。十八歲便為前鋒,征討西南土司,大破敵營。

        二十歲朝堂議事,詳議刑獄,重整法典。

        二十一歲攝政吏部,整頓吏治,輕徭薄賦,同年發(fā)兵西征大凌河。

        二十二歲,楚壽在大凌河降復又叛,他和兄長應郡王出兵全殲楚壽反叛部眾。同年出征蒙古,在歸化城西南俘獲察哈爾部眾千余人。

        二十四歲,他和魏應祥、義親王、德親王、應郡王、先太子二子等率兵收服察哈爾林丹汗之子及其余眾。魏明煦繳獲了從秦朝傳承至今,卻丟失了兩百余年的傳國玉璽“制誥之寶”。

        二十五歲,隨皇帝出征準格爾,皇帝陷入敵軍包圍,當時義親王魏明善、鎮(zhèn)國公魏明岱、鎮(zhèn)國將軍魏明海、奉恩將軍魏明琮、應郡王魏明濟、奉恩將軍魏明正具在,如若皇帝將死,皇位必將再次空懸,無人愿意出兵相救身處險境的皇帝,魏明煦帶著自己前鋒營兩千人,呼嘯往來救出了當時被圍困的皇帝。

        同年,魏明煦封“和碩靖親王”。

        二十六歲,魏明煦攻朝鮮,朝鮮臣服投降,愿為屬國,按歲納貢。

        二十七歲,皇帝親征,魏明煦留守京城,整頓漕運,修繕京杭運河。

        同年十月,皇帝在戰(zhàn)中重病,魏明煦帶兵勤王,皇帝回京,他卻在外南征北戰(zhàn),一走就是兩年。

        等他再回來之時,皇帝生過兩場重病,身子已經(jīng)大不如從前,而魏明煦已經(jīng)成了功高震主威懾四方的無冕之王。

        邊疆屬國只知魏明煦,不知皇帝名。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