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瓦特之前的上百年時間,已經(jīng)有不少科學家提出,甚至是制造出了蒸汽機。
瓦特是對蒸汽機進行了改良,并推廣普及,成功推動人類進入蒸汽時代。
若是沒有前人上百年的積累,瓦特想要取得這般成就,肯定要困難許多倍。
同樣的,在牛頓之前的半個世紀,也有不少科學家對萬有引力有著各種研究和論述,開普勒更是提出了萬有引力定律的雛形。
站在這些巨人的肩膀上,牛頓完善萬有引力定律,自然就容易得多。
西方的學術進步就是這樣一點點積累和傳承下來的。
而東方像宋應星這樣的科學家,卻只能獨自鉆研,沒有人與他互相交流和促進,也沒有多少前人的經(jīng)驗可以借鑒,難度就成幾何倍的增長。
東方?jīng)]辦法去復制文藝復興,也無法復制。
所以只能促進這種學術的開放交流,有針對性的培養(yǎng)更多的人才,一步步的打開思想禁錮。
再通過科技的進步影響更多的人,普及相關教育,自然就能夠打破傳統(tǒng)思想的禁錮,讓更多的人參與到可以改變世界的科學研究上來。
現(xiàn)如今,沈浪和崇禎、朱慈烺是推動者,王徵、宋應星和方以智等人則是先行的開拓者。
內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