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傳承兩百多年,一代不如一代,能人沒出現(xiàn)多少個,但子孫后代多的是,王爺也是一大把。

        當(dāng)徐弘基提出擁立新主,分庭抗禮的計策之后,立即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和贊同。

        雖然這樣也是造反,但這不是造大明的反,也不是造朱家的反,而是你崇禎不得人心,反你崇禎一人而已。

        如此的話,就沒有那么多忠于大明的遺老貴少反對了,受到的阻力和敵視會減輕很多,說不定還有一些不被崇禎重視的人想趁機(jī)分一杯羹。

        畢竟新帝上位,肯定會對有功之臣進(jìn)行大肆封賞以籠絡(luò)人心,這里面就有巨大的利益。

        臨淮侯李祖述看向徐弘基,眼神中充滿希冀的道“朱家藩王眾多,想必國公爺心中已有合適人選?!?br>
        徐弘基聽罷,笑道:“既然是咱們眾人一起舉事,人選自然是由我們一起推舉,這樣才能服眾?!?br>
        “不過人選的血統(tǒng)不宜太過偏遠(yuǎn),否則無法讓人信服,也無法與朱由檢相較。”

        “再者,其封地不宜距南直隸太遠(yuǎn),不然其未至應(yīng)天府就被朱由檢發(fā)現(xiàn),我等大事不可期也?!?br>
        “眼下,符合上述兩者,僅兩人,正是避難至淮安府的福王和逃到無錫的潞王二人?!?br>
        都已經(jīng)直呼崇禎的名字了,可見徐弘基已經(jīng)打算徹底與崇禎撕破臉了。

        聽到他的這些分析,眾人也知道,徐弘基心中的兩個人選就是福王和潞王這兩位了。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