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他記住的這些中小學知識真的剩下不多了,但是作為一個種子是足夠了。
‘你等當注意,在書院好生引導(dǎo),反駁可以,但是不要引經(jīng)據(jù)典,什么圣人之言,要拿出實在的證據(jù)證明,否則就是如同那些儒生狂吠,’
朱慈烺對大明那些書呆子最是厭惡,抱著過去的所謂經(jīng)典指點江山,真當那些古舊典籍里有黃金屋,可以解釋世間萬物不成。
‘再者,學習時間可以緊湊一些,要多實踐,我已經(jīng)和兵仗局、槍炮廠、船廠、京營說好了,定期派學員去實操,只有從書本中走出來進入實操,才能發(fā)現(xiàn)他們學習中的種種問題,然后返回書院后才能知道自己怎么讀書,學院的學期考試,不可只在書本,要注意和這些實操相結(jié)合,目的就是學以致用,學堂畢業(yè)后進入船廠、兵營等處立即就可以上手,而不是中進士后只會死讀書,上任還得雇傭幕僚辦差,丟人,’
朱慈烺流露出大明科舉制度的極度不滿。
不得不說能從千萬大明讀書人殺出中進士的那些人是大明讀書人的精華。
但就是如此,他們基本還是廢物。
大明這時候的這些進士及第的老爺們,半輩子讀書,怎么知道如何辦差,絲毫不懂,甚至有些人連人情世故都不知道。
怎么辦,只能雇傭幕僚幫著辦差,甚至有些人離開幕僚是一無是處,就是一個廢物。
甚至有些人就是幕僚的傀儡。
一切看幕僚也就是后世的師爺?shù)脑捫惺隆?br>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