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老朱家的風(fēng)陽祖陵都排在淮河之后,可想而知,淮河附近的百姓,是有多慘,幾乎每年,為了保證漕運的順利進行,朝廷會主動的蓄洪之后,然后,放水淹沒兩岸。
這么做,無疑是忍痛割肉,只求保住京城的漕糧北運!
而眼下,已然改漕運為海運了。
那么,說實在的,運河就已經(jīng)沒那么的重要了!
“我的意思是,想辦法,把淮河給治理好,順便,再把黃河給改回原先的故道去,否則的話,黃河依舊奪淮入海,那么,即便是咱們能夠在淮河兩岸,修建一條大堤,用不了多久年,就特喵的又不行了!”
“所以,得沿著原先的黃河故道,清理淤積之后,把黃河水,引到山東,從渤海入海!”
朱慈烜解釋道。
“這是好事?!?br>
崇禎不假思索的點頭,治理淮河是歷代統(tǒng)治者們都想辦的事情,因為淮河兩岸可是適宜耕作的田地,再加上荒廢了數(shù)百年,肥力極高,在生產(chǎn)力落后的古代,這么大的平原,這么多可供耕作的良田,任何一個統(tǒng)治者,都不愿意忽視。
以前為了保漕運而不得以為之,現(xiàn)在既然有了辦法,那自然是要好生治理的!
【本章閱讀完畢,更多請搜索無名中文;http://www.pettt.com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