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明煦見狀復(fù)又開口道:“王兄稍安勿躁,蔡閣老在本王面前向來暢所欲言,他并非有意不敬,只是就事論事。本王此番叫眾卿前來,也是想聽聽諸位心中所想,沒必要因為政見不合而傷了同僚之情?!?br>
魏明煦聲音雖然不徐不疾,卻十分的低沉,聊是魏明濟都站住了腳,按捺下了性子,卻一言不發(fā)。
爭了一晚上的眾人,見魏明煦終于開口,也都看著魏明煦,等著他給個定論,此事到底該怎么辦。
搖曳的燭光下,魏明煦的眸子越發(fā)的幽暗深邃:“雖然事發(fā)突然,我等難免準(zhǔn)備不足,本王并不贊成兵變奪權(quán),便是朝堂之爭,我等依舊有五分勝算。若是發(fā)動兵變,巡捕營的人動了,京城中余下的火器營、護(hù)軍營、前鋒營不可能坐以待斃,即便是西山大營和豐臺大營的人進(jìn)不了京城,可紫禁城中還有王景生的侍衛(wèi)軍,若是聯(lián)合義親王一黨的人死守起來,要想進(jìn)宮也很艱難?!?br>
左磊綜站了起來,道:“那我先去殺了王景生!”
魏明煦沒有說話,只漠然抬眸,看了左磊綜一眼。
對于自己這個舅舅,魏明煦也頗為無奈,左磊綜與左太后,其實并非漢人,而是建州女真烏拉部主滿泰子女,當(dāng)初曾與蒙古勾結(jié)入侵大周,被先皇親自帥軍大敗烏拉部,十二歲的左太后被自己的叔父布代占嫁與大自己三十一歲的先皇和親。
左太后不僅姿容秀美,而且她三歲喪母、七歲喪父,被叔叔撫養(yǎng)長大,從小寄人籬下,頗有機變手段,入宮不過一年,便從和親時入宮的嘉妃,被封為貴妃,沒多久便為先皇相繼生下了魏明濟、魏明煦和魏明穆三個孩子,寵冠六宮。竟至于在魏明煦兩歲的時候,布代占復(fù)又兵變反叛,大舉興兵來犯,先皇帶兵剿滅了整個烏拉部,卻并沒有動搖左太后在宮中的地位。
而左磊綜是左太后的親哥哥,當(dāng)初見布代占大勢已去,毅然帶兵歸降先皇,言道,他與左太后才是兄妹一心,在烏拉部都是被殺父篡政的叔父布代占威逼造反,才犯下大錯。
先皇竟然以左磊綜是左太后親兄之由,不僅沒有殺他,還將他帶回京城,賜姓易族,加官進(jìn)爵,左磊綜又驍勇善戰(zhàn),十多年后,得先皇信任,再加上宮中的左太后相助,左磊綜京能坐上九門提督一職,掌京畿重地軍權(quán),已然成為先皇心腹。
后先皇去世,魏明泰登基之時,左磊綜也曾又有異動,曾被魏明泰以心懷不軌為名,革除此職,后來又因為魏明煦得魏明泰寵信之故,閑賦在家數(shù)年后又官復(fù)原職。
可是宦海浮沉,他的性子卻一如既往,沒有多大長進(jìn)。好在這些年,他對自己的這個侄子還是十分的滿意,也頗為信服,瞧著魏明煦這般看著自己,左磊綜才輕輕咳了一聲,復(fù)又坐了回去。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